|
如何利用SV30,随时监控活性污泥性状?至少3点你没想到 导 读 从事水处理的朋友们,或多或少都做过SV30实验。 有的小伙伴,可以根据沉降比变化,轻松判断污泥状态和处理效果,进而对后续的工艺做出调整; 而有的小伙伴,会做不会看,唉声又叹气,最后只能举着量筒,拍张照片,@水友求助。 但不管怎样,至少我们都清楚污泥沉降比(SV)是分析污泥性状乃至整个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在沉降比较小的情况下,DO会增大,反之,DO会减小。 一般情况下,SVI<100 时,则说明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活性污泥处于对数生长期或稳定期;100<SVI<150 时,则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处于内源呼吸期或衰退期;SVI>150时,则说明污泥负荷过高或发生污泥膨胀。 从沉降比性质来看,活性污泥会出现正常、过生、老化、腐化几种状态。因此,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30min沉降比指标的变化来调整处理工艺。 老化污泥中,量筒内的泥水分界界面不平滑,有很多悬浮污泥颗粒,微生物主要为后生动物; 在腐化污泥中,颜色发黑,污泥浓度升高,需要增加溶解氧。 根据沉降比数据,能判断出设备的运行情况。这些故障的存在都会致使沉降比下降,可通过测定SV30进行反推。 如果沉降比大幅下降,可能是由于二沉池刮泥机运行故障、二沉池排泥堰门堵塞、潜水搅拌器停止运行、外回流泵故障、生物池二沉池放空管未关闭。 污泥沉降比不同,污水处理效果也大相径庭。 如果沉降比介于 5%~50%,污水处理效果最好; 如果沉降比超过50%,那么污水处理效果会呈线性降低; 在沉降比不足10%时,污泥发育不良,甚至不达标; 在沉降比介于10%~ 50%时,污泥成熟,污泥负荷进入沉降阶段,沉淀效果较好;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曝气池鼓风量,污泥沉降比一般介于15%~30%间即可。 污泥沉降比在确保曝气池稳定性、预防污泥膨胀上,也有重要意义。如果污泥浓度较低,丝状菌繁殖力将会大大提升,这会影响泥水的分离能力,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基于季节特点、沉降比数据、微生物镜检情况避免污泥膨胀问题的发生。 总之,在运行过程中,水质的波动较大,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需要根据水质变化来把控运行参数。 QR=(Q×SV30)/(1000-VSV30) 如上文提到的,当工艺出现异常时,污泥沉降比与污泥浓度不存在线性关系,因此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回流污泥量不是一个精准值。 因为它不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能使运行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泥质情况,从而掌握和控制整个工艺的运行参数,通过确定稳定的污泥沉降比值,可以达到控制污水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的目的。 |